保山本地宝 > 保山美食 > 美食情报 > 大田坝乡春来野菜鲜
大田坝乡春来野菜鲜
2014-01-07 13:54【我要纠错】

【导语】:当春天到来,催发了各种草木的新芽,催开了各种草木的花的时候,许多草木的花、芽、嫩茎、鲜叶便成了人们的盘中之餐。

  大田坝人是能吃善吃的主。当春天到来,催发了各种草木的新芽,催开了各种草木的花的时候,许多草木的花、芽、嫩茎、鲜叶便成了人们的盘中之餐。

  蕨菜是数量、种类居第一的野菜。粗壮者超过拇指,细者仅及编织毛衣的竹针。但,无论粗细,无论归属何种蕨类,都肥硕坚挺尖梢盘卷,显得生机勃勃。蕨菜,大多生长在山阴之地,溪水之滨,也有的生长在向阳山坡;有的适宜鲜炒,有的需要先焯水、漂洗以祛腥、滑;有的宜腌渍,有的宜炒烩;炒烩食法,多以辣酱或豆豉为佐料,所制菜品其色鲜艳,其味咸辣。

  鱼腥菜必然生长在水边或极潮湿的地方,当地人大多食其茎叶。采鲜嫩茎叶切细,佐以精盐、蒜、味精、酱油、香油,其腥虽尚在,色味却十分诱人。鱼腥菜本是一味中药,自有清凉解热之功。

  “刺儿头"本来是专指让人讨厌又不好对付的人的,可是,大田坝有一种长刺的树,它的嫩芽也长刺儿,被称作“刺儿头菜”,却是众人喜爱的上好野菜.它的叶芽被箨叶层层包裹看,红润肥硕,状如新笋,长可达五六寸,或者箨叶已经被绽裂开来,露出带刺的新叶。现在,刺儿头菜已经成为紧俏商品,当地售价已达到每公斤一二十元了。

  有名的树芽野菜,还有一种叫做“鸡脚香”的,属于小灌木,生长在低热山谷中,有些干脆生长在悬崖巨石的缝隙中,即使在非常干旱的年份,它也能最先发芽长叶,而且,边长叶边开花,很快结出它细小的果实。“适者生存”的自然法则,在它的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。

  这里的人们不仅食芽、食叶,还食野花。最常食用的是叫“白花”的花,这“白花”是统称,其实,人们食用着三种不同种属的白花,一种生长在低热河谷,属于玉兰科植物,另两种生长在温凉地区,属于杜鹃科植物。

  这些都是正规的、摆上餐桌的野菜。在饥荒年份,它是山里人借以充饥的食物;现在,像刺头菜、蕨菜、鱼腥菜之类,已经走出大山、走进城市、走上各大宾馆饭店的餐桌了。还有一些,似乎是仅供孩子们吃着玩的,比如,放猪放牛的娃娃会将刚长出不久的野姜、蒲草、三棱草拔起来,蘸了他们带来的盐巴、油辣椒吃,吃了根基处白嫩的部分,再扔掉。

  试想:沐浴着温暖的阳光,呼吸着飘荡有松花的清新的空气,听着哗哗的松涛,奔走在山坡上、山谷中,或者欣喜地采摘自己搜寻到的野菜,那又是多么愉悦的事。

手机访问 保山本地宝首页

  • 保山特产:同心绿豆

    保山同心绿豆系采用保山传统名优特产——保山透心绿豆为原料,传统工艺经精选、浸酥、护色、定酥等工艺精制而成,属各全天然绿色食品。

  • 保山龙陵特产油鸡棕

    油鸡棕为珍品细菜,其味芳美香润,并溶于油中,细嚼则其味持久难尽,少许即可佐饭一餐。还可作为面条、饵丝的帽料,加一箸即满碗芳香。

  • 食而常思的施甸三味

    施甸人擅长腌渍之技,其特产雕梅、骨蚱蚱、水豆豉三味,一果、一荤、一素,各以其独特风味令人口角生涎,食而常思。

  • 坛子鸡的由来和做法

    腾冲小吃,源于明末,兴于清初,由瓷坛(或特制砂锅)焖制工艺和神秘的宫中药物融合腾冲当地原材料配制而成。

  • 滇西名菜:大薄片

    云南腾冲的肉肴颇具地方特色,大薄片已成为滇西名菜。

  • 隆阳地道小吃:酱粑粑

    隆阳区地道美味小吃:酱粑粑(攻略)。

  • 云南保山南门赵豆豉

    独一无二的南门赵豆豉,不仅保山人喜欢吃爱去买,甚至还被送往香港台湾和更远的地方。

  • 云南美食蒲缥甜大蒜

    保山蒲缥甜大蒜选用优质“梨壳”鲜大蒜为原料,配以红糖、醋及其他香料腌制而成。

  • 久煮不糊的腾冲饵丝

    腾冲饵丝系由洞山乡胡家湾村人发明.采用当地特产浆米加工制作而成,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了,为腾冲本地和外来客人所普遍喜爱的种方便小吃。

  • 保山昌宁县核桃

    昌宁县是全国首批命名的核桃之乡,昌宁县栽培细香核桃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,是细香核桃的原产地,也是全国细香核桃的主产区,占全国产量的90%以上。

  • 保山施甸县特产雕梅

    据史书记载,远在唐代南诏时期,就有探亲访友相互馈赠雕梅的风俗。雕梅因在青梅果上雕刻花纹而得名。

  • 保山潞江小粒咖啡

    保山潞江小粒咖啡,是名冠全球、世界称誉的优良品种,在北京的展销会上,人们写诗赞道:咖啡馨郁产潞江,中外来宾共品尝。

  • 上一篇文章:云南美食蒲缥甜大蒜
  • 下一篇文章:云南保山南门赵豆豉
  • 热门推荐